航运中心周报20240524
生鲜物流行业
2016-12-14
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5月24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389.16点,较5月17日上涨5.9%。其中,欧洲航线报收2011.53点,上涨9.4%;地中海航线报收2568.46点,上涨4.7%;美东航线报收1183.38点,上涨7.0%;美西航线报收1077.15点,上涨7.0%;日本航线报收735.55点,下跌1.2%。
沿海散货:5月24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1034.80 点,较5月17日上涨4.1%。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万DWT)煤炭运价44.7元/吨,较5月17日上涨18.9%;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煤炭运价28.3元/吨,上涨21.5%。
远东干散货:5月23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760.90点,较5月16日下跌2.6%;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4.979美元/吨,上涨1.8%;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9.978美元/吨,下跌3.2%。
进口原油:5月23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收1338.17点,较5月16日下跌0.4%。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69.08,下跌0.4%;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71.50,下跌0.5%。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继续向好,运输需求保持高位,远洋航线市场运价继续上涨,带动综合指数延续上行走势。5 月 24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2703.43 点,较上期上涨 7.2%。
欧洲航线,据标普全球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5 月制造业 PMI 升至 47.4,超过市场预期,创 15 个月来的最高值。其中,新订单和就业增速均有所加快,企业信心指数更是达到 27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出欧洲经济处在稳步复苏的轨道上。本周,运输需求继续徘徊在高位,供求关系良好,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上行。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与欧洲航线保持同步,市场运价继续上涨。
北美航线,据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5 月 Markit 综合 PMI 初值为 54.4,超过前值及市场预期,创 2022 年 4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制造业 PMI 升至 50.9,超过了 50 的荣枯线,显示出美国经济继续稳健扩张,对北美航线运输需求形成持续支撑。本周,运输需求稳中向好,市场运价延续上行走势。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货量总体平稳,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综合指数小幅下跌。大陆至台湾地区,华东、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微跌,出口成分指数微跌。台湾地区至大陆,华东地区运价微涨,东南和北方地区运价下跌,进口成分指数小幅下行。
本周,煤炭市场采购氛围良好,运输需求有所增加,加之巴拿马型船及部分灵便性船运力收紧,沿海散货综合指数上涨。5 月 24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1034.80 点,较上期上涨 4.1%。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各地气温上升明显,居民用电需求有所增加,沿海电厂负荷提振。但南方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态势向好,终端整体需求量提升有限。本周沿海八省日耗 178 万吨,库存 3444.4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 19.4 天。煤炭价格方面,夏季用煤预期继续向好,非电刚需不断提升,同时煤炭产地高压安检持续,进一步抬升坑口价格。北方港口煤炭价格倒挂加重,发运积极性依旧不佳,部分优质货源供应相对偏紧,市场热度不减,煤炭价格走势偏强。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进量 131.2 万吨,合计日均调出 118.5 万吨,合计调进量好于调出量,港口库存累积上行。运价走势方面,煤价走强,终端采购热情提振,巴拿马船型和大灵便船即期需求旺盛,加之前期运力外流,货多船少运力吃紧,船东挺价情绪高涨,沿海煤炭运价延续上涨态势。
本期,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三大船型市场运价、租金跌多涨少。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铁矿石运输需求平淡,可用运力偏多,运价稳中有跌。巴拿马型船市场煤炭货盘增多,粮食货盘一般,日租金小幅上涨。超灵便型船市场煤炭、镍矿货盘减少,即期运力消化速度缓慢,日租金继续下调。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小幅下跌。5 月 23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760.90 点,较 5 月 16 日下跌 2.6%。
海岬型船太平洋市场运价先扬后抑,远程矿航线相对稳定。太平洋市场,上周末本周初,澳大利亚铁矿石货盘尚可,同时中国房地产利好政策出台, FFA 远期合约价格反弹上涨,市场情绪面好转,船东信心增强,运价止跌上涨。随后,由于澳大利亚铁矿石运输需求一般,且可用运力增多,同时周中逢新加坡公共假期,市场较为安静,运价缓缓下跌。5 月 23 日,中国-日本/太平洋往返航线 TCT 日租金为 22186美元,较5月16日下跌7.6%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9.978 美元/吨,较 5 月 16;澳大利亚丹日下跌3.2%。远程矿航线,上周末,大西洋市场成交量增多,加之 FFA 远期合约价格上涨,市场氛围向好,运价上涨。本周,巴西铁矿石运输需求未见起色,市场较为安静,运价小幅波动。5 月 23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4.979 美元/吨,较 5 月 16 日上涨 1.8%。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17 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 182.5 万桶至 4.59 亿桶,增幅 0.4%,进口 666.3 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 8.1 万桶/日,出口增加 59.5 万桶/日至 473.0 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 2019.8 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 0.7%。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石油库存上升、需求不振、炼油厂利润疲软以及减产风险增加,对原油市场造成压力。俄罗斯能源部周三表示尽管 4 月份,俄罗斯的石油产量略高于目标水平,但俄罗斯完全致力于欧佩克+协议,将弥补与自愿生产水平的微小偏差,限制了油价跌幅。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小幅下跌,周四报 81.53 美元/桶,较 5 月 16 日下跌 2.48%。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先涨后跌。
VLCC 市场运价由涨转跌。5 月 23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1338.17 点,较 5 月 16 日下跌 0.4%。周四,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69.08,较 5 月 16 日下跌 0.36%,CT1 的 5 日平均为 WS72.13,较上期平均上涨 1.05%,TCE 平均 4.7 万美元/天;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71.50,下跌 0.54%,平均为 WS73.60,TCE 平均 5.2 万美元/天。
航运动态:
四部门研究制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近日,国家发改委、央行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 2024 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研究制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合力,有力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和实体经济竞争力。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支持引导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促进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推动港口、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大宗货物绿色集疏运比例稳步提升。
今明两年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将全面恢复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邮轮产业逐步恢复、持续向好。在设计建造方面,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已成功运营 30 多个航次,第二艘大型邮轮 4月进入了下坞总装阶段,标志着我国形成了大型邮轮自主建造能力。在运营服务方面,华夏国际邮轮公司成立并落户上海,有关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营服务团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邮轮港口布局逐步完善,由北向南、从大连到三亚规划建设了 13 个邮轮始发港,接待国内外邮轮能力不断增强。在消费市场方面,邮轮旅游迅速恢复,在内河、沿海、日韩等传统航线基础上,开发了东南亚等新航线。在入境邮轮航线加快恢复,今年以来已有 21 艘国际邮轮在我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
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突破 20 亿吨从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获悉,截至 5 月 21 日,三峡枢纽货运量达 20.81 亿吨,助力黄金水道的效益充分发挥。自 2003 年 6 月向社会船舶开放通航以来,三峡船闸一直安全稳定畅通,截至目前,累计货运量已达20.64 亿吨。据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消息,近期三峡坝上水位持续下降,依据三峡船闸运行规范,自 5 月 22 日 13时起,三峡船闸由五级补水运行转换为四级运行。船闸减少一级,预计船舶过闸平均时间可节省约 40 分钟。
广州市印发实施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 年)近日,广州市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 年)》。《规划》总结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成效,梳理未来形势及运输需求,明确发展目标,提出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综合门户枢纽、城市交通网络、交通融合及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并提出保障措施。《规划》提出通过提升枢纽全球连通水平和辐射能级,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韧性高效的邮政快递枢纽,支撑广州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由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和城市轨道交通普线深度融合的多层次轨道系统。完善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华南的“三环+十九射”高快速路网骨架以及市域干线路网。
前四个月上海洋山海关监管保税燃料油和保税 LNG 加注批次同比均增逾一倍据上海洋山海关 5 月 22 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四个月,该海关共监管保税燃料油加注 97 批次、13.26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1.2 倍、89.59%;保税 LNG 加注 25 批次、15.73 万立方,同比分别增长 1.27 倍、2.26 倍。期间还进行了全国首单绿色甲醇加注。5 月 20 日,在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远程监控和拖轮现场警戒下,上海港保税 LNG 加注船“海港未来”轮完成“CMA CGM INTEGRITY”轮的保税 LNG 加注作业,至此,上海港国际航行船舶保税 LNG 加注服务达到 100 艘次,完成加注量约 579626 立方米。
“丝路海运”海合会国家多式联运通道正式开启5 月 22 日,福建东南多式联运中国-海合会国家首发仪式在厦门举办。由达飞轮船承运的集装箱班轮靠泊厦门港,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的“丝路海运”智能集装箱装载上船,从厦门出发驶向沙特阿拉伯,标志着“丝路海运”首条通往海合会国家的多式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行。该线路由江西南昌始发,途径厦门,前往沙特阿拉伯,采用“海铁联运一单制+全程物流可视化”的服务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丝路海运”闽赣海铁联运平台资源,发挥业务流程优化、铁路运价下浮、通关手续简化等多重优势,为进出口商实现降本增效。本线路可为贸易商节约平均 1400 元/标箱的物流成本,总成本节约近 25%,用时对比传统线路可缩短 7 天左右。另一方面,使用“丝路海运”智能集装箱,搭载北斗、GPS 双系统,依托“丝路海运”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平台,可实时跟踪了解集装箱物流动态。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拓展至 123 个国家和地区的 514 个港口从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洽会)上获悉,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已覆盖全球123 个国家和地区的 514 个港口。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平台企业运营的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运输集装箱共计 16.99 万标箱,同比增长 26%;货值 187.12 亿元,同比增长 27%。《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近 5 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量从 2019 年的 900多列增至 2023 年的 9000 多列,货物品类也从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几十种,增加至目前的汽车配件、新能源材料等超 1000 种。
以星航运与菜鸟合作美西快航5 月 15 日,以星携手菜鸟,首批满载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产品的集装箱完成装船作业,于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顺利启航,驶往美国洛杉矶。菜鸟此次使用的是以星 ZEX 美西电商快线服务。该快线专为华南跨境电商卖家量身打造,每周三从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出发,12.5 天直达洛杉矶。货物抵达港口后,菜鸟将相应提供本地清关、港到仓运输、海外仓和尾程派送等服务。
湛江海事保障湛江钢铁正式开通首条国际班轮航线5 月 16 日,“建扬华海”轮装载 5800 吨出口成品钢材离开码头驶往越南海防,标志着宝钢股份湛江钢铁正式开通首条国际班轮航线。该航线采用国际班轮运作模式,固定船舶运作,按船期组织生产,缩短物流周期、提高周转效率,提升出口产品交付服务水平。散货船“建扬华海”轮作为该航线的首发船舶,本航次装载了宽厚板、冷卷等货物约 5800 吨,出口货物价值约 2500 万元。在班轮运作模式下,提高了生产备货与船期匹配度,缩短物流周期、提高周转效率,提升产品物流交付质量。
2024 年一季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获悉,2024 年 1-3 月,全国造船完工量 1235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4.7%;新接订单量 2414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59.0%;截至 3 月底,手持订单量 15404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4.5%。据了解,1-3 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53.8%、69.6%和 56.7%;我国分别有 6、5、6 家企业进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前 10 强。全国造船完工量前 10 家企业集中度为 67.4%,新接订单量前 10 家企业集中度为 61.2%,手持订单量前 10家企业集中度为 57.0%。
美西两大港口货运量连续实现同比增长美西两大港口洛杉矶港(LA)和长滩港(LB)相继公布今年 4 月份数据。数据显示,两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实现同比增长。洛杉矶港 4 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77.0 万 TEU,同比增长 11.9%,这是该港连续第 9 个月同比增长。其中进口重箱增长 21.3%至 41.7 万 TEU,出口重箱增长 50.8%至 13.3 万 TEU。此外,通过洛杉矶港的空箱数量减少了 14.0%,至 22.0 万 TEU。2024 年前 4 个月,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达 315.1 万 TEU,同比增长 24.8%。这也比自 2019 年以来的五年平均水平高出 5%,其中包括疫情期间创纪录的两年。长滩港今年 4 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75.4 万 TEU,较去年同期增长 14.4%。其中进口重箱增长 16.3%至 36.5 万 TEU,出口重箱同比下降 19.9%至 9.8 万 TEU。此外,通过长滩港的空箱数量增长 30.7%,至 28.7万 TEU。2024 年前 4 个月,长滩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75.3 万 TEU,同比增长 15.8%。
新加坡船加油量创近十个月新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 年 4 月,新加坡船用燃料销售量为 420万吨,同比下降 1.3%,环比下降 4.7%,创下近十个月新低。其中,低硫燃料油(包括 100CST、180CST、380CST 和 500CST 船用燃料,简称“LSFO”)销量环比下降 6.9%,至 225 万吨;高硫燃料油(包括 180CST、380CST 和 500CST 燃油,简称“HSFO”)销售量环比下降 0.3%,至 160 万吨;低硫船用柴油(含硫量最高为 0.1%,简称“LSMGO”)销售量环比下降8.9%,至 28.71 万吨;生物混合燃料环比下降 9.7%,至 5.96 万吨;液化天然气燃料销售量环比下降 7.8%,至 3.56 万吨。2024 年 4 月,停靠新加坡加油的船舶数量环比、同比均有所减少,为 3389 艘,单船加注量约为 1239吨,而过去12 个月的平均单船加注量约为1265吨。数据显示,4月份抵港新加坡船舶总吨位同比下降3.5%,达到 2.5022 亿吨,其中集装箱船减少了 440 万吨,散货船增加了 169 万吨,油轮减少了 600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