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概况

集装箱:712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2085.05点,较75日上涨3.7%。其中,欧洲航线报收3282.90点,上涨6.2%;地中海航线报收3508.34点,上涨1.3%;美东航线报1728.05点,上涨4.5%;美西航线报收1688.08点,上涨5.5%;日本航线报收774.44点,上涨0.8%

沿海散货:712日,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76.86点,较75日上涨1.4%其中,秦皇岛至广州(56DWT)煤炭运价34.7/吨,较628日上涨3.3%;秦皇岛至上海45dwt)煤炭运价21.9/吨,上涨9.5%

远东干散货:711日,国际干散货租金指数报收1543.34点,较74日下跌8.0%;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价27.014美元/吨,下跌8.3%;西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铁矿石运9.967美元/吨,下跌8.0%

进口原油:711日,进口原油综合指数报944.52点,较74日下跌3.2%。其中,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27万吨级船运价(CT1)报WS46.78,下跌4.0%;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26万吨级船运价(CT2)报WS53.09,下跌2.3%

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整体回调,远洋航线因各自供需基本面的差异走势出现分化,综合指数小幅下跌。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 2024 月出口同比增长 8.6%,增速进一步加快。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超过 21 亿元,外贸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月 12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 3674.86 点,较上期下跌 1.6%

欧洲航线,近期受欧盟出台的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政策影响,市场走势面临各种考验。本周市场运价小幅上涨,但涨幅低于前期部分班轮公司的宣涨幅度。地中海航线,市场行情稳定,即期市场订舱价格平稳运行。

北美航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对美国出口 1.71 万亿元,同比增长4.7%,对美贸易顺差 1.14 万亿元,扩大 8.4%,中美贸易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本周,运输需求支撑力度不足,市场运价出现调整走势。

台湾海峡两岸间

市场点评:本周,台湾航线运输市场表现良好,进出口市场均呈现涨势,带动综合指数走高。大陆至台湾地区,各口岸市场运价均走高,支撑出口成分指数小幅上涨。台湾地区至大陆,各口岸市场运价同样保持上行,进口成分指数上涨。

本周,高温天气带动下游煤炭日耗大幅上涨,运输市场热度回升,沿海散货综合指数小幅上涨。7月 12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 976.86 点,较上期上涨 1.4%

煤炭市场需求方面,本周,多地持续高温闷热,民用电需求有所增加,火电负荷持续提振,终端释放少量补库需求,但上下游库存仍处于高位水平,增量采购相对有限。本周沿海八省日耗 227.3 万吨,库存 3738.1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约 16.4 天。煤炭价格方面,一方面,高温天气持续发展,电厂用电负荷激增,电煤消费预期增强,市场情绪好转,产地、港口报价均小幅上探。另一方面,短期货盘少量释放,但上下游及中转港口库存高企,部分非电行业错峰限产,终端采购需求释放受限,煤炭价格整体平稳运行。本周,环渤海各港合计日均调进量 111.1 万吨,合计日均调出 105.1 万吨,合计调进量高于调出量,港口库存向上累积。运价走势方面,多地持续高温闷热天气,下游煤炭日耗有所回升,沿海市场释放部分刚需货盘,叠加长江流域水位升高,船舶通行难度加大,沿海煤炭运价小幅上调。但随下游阶段性补库结束,煤炭库存再回高位,运输需求支撑减弱,临近周末沿海煤炭运价快速回调。

本周,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货盘一般,整体较为僵持,运价缓缓下跌,临近周末受 FFA远期合约价格上涨影响,运价止跌。巴拿马型船,印尼 月中下旬煤炭货盘有所增多,市场氛围好转,日租金反弹。超灵便型船,即期煤炭市场氛围依旧偏弱,日租金仍处低位。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先跌稳。月 1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远东干散货租金指数为 1543.34点,较 月 日下跌 8.0%

海岬型船两大洋市场运价单边下行,周末止跌稳。本周,平洋市场澳大利亚铁矿石货盘一般,FFA 远期合约价格下跌,市场氛围偏弱,运价承压下跌至年 月下旬平。临近周末,受 FFA 远期合约价格上涨影响,运价止跌。月 11 日,中国-日本/平洋往返航线TCT 日租金为 23116 美元,较 月 日下跌 15.5%;澳大利亚丹皮尔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9.967美元/吨,较 月 日下跌 8.0%。远矿航线,大西洋市场铁矿石货盘表现一般,船货僵持,运价缓缓下至 月下旬平。临近周末,受 FFA 远期合约价格上涨影响,运价止跌小涨。月 11 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航线运价为 27.014 美元/吨,较 月 日下跌 8.3%

美国能源信息(EIA)公布数据显示,至 月 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商业库存减少 344.3 至 4.45 亿幅 0.77%,进口 676.0 /日,较前一周增加 21.3/日,出口减少 40.2 /日至 399.9 /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 2090.0/日,较年同期增加 3.0%卡塔和埃及停火谈判旨在结束达 月的加冲突,缓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并降低影响油价的地治风险溢价。OPEC 月度报2024 全球石油需求增加 225 /日,2025 增加 185 /日,两项预测上月持平。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下行,周报 85.49 美元/较 月 日下跌 2.08%全球原油运输市场 VLCC 型油轮运价低位下跌。

VLCC 市场运价承压下行。月 11 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综合指数CTFI)报 944.52 点,较 月 日下跌 3.2%。周,中东湾拉斯坦努拉至宁波 27 万吨级船运价(CT1)报 WS46.78,较 月 日下跌 3.95%CT1 的 日平均为 WS47.57,较上期平均下跌 3.38%TCE 平均 1.8 万美元/;西非马隆格/杰诺至宁波 26 万吨级船运价(CT2报 WS53.09,下跌 2.32%,平均为 WS53.69TCE 平均 2.6 万美元/

航运动态: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写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全国发行。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专题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赋予交通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战略定位,要求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新时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 年全国水路货运量达 93.67 亿吨2024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获悉,2023年,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93.67亿吨、货物周转量 129951.52 亿吨公里,分别比 2022 年增长 9.5%和 7.4%交通运输部发布了《2023 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 年,我国国际航运市场总体需求回升,运力供给充足。国内航运市场水路客运量大幅回升,货运需求稳步增长。2023 年,全国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 47.91 亿吨、货物周转量 20772.54 亿吨公里;海洋运输完成货运量45.77 亿吨、货物周转量 109178.98 亿吨公里。2023 年,全国完成水路客运量 2.58 亿人次、旅客周转量 53.77亿人次公里,分别比 2022 年增长 121.6%和 137.9%港口生产方面,2023 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169.73 亿吨,比 2022 年增长 8.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 108.35 亿吨,内河港口完成 61.39 亿吨,分别比 2022 年增长 6.9%和 10.5%。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 0.78 亿人次,比 2022 年增长 101.8%

四川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贯彻意见》,着力补短板、优服务、促融合、强功能,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为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贯彻意见》明确七大主要任务:提升航运交易及信息服务能力,推动建设四川省航运交易中心、打造四川省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发展航运智库和咨询服务机构等;增强航运金融服务效能,提出拓展航运保险业务、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放宽授信条件等具体工作措施;强化航运人才保障,针对四川省船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提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人才供给等具体工作措施;提高航运技术服务能力,在加强绿色低碳发展技术服务方面,研发新能源船舶、强化船舶能耗数据管理;完善航运中心服务功能,以重庆航运交易所和泸州航运贸易中心为平台,协同推进长江上游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提升航运基础服务能力,加强智慧港口、信息技术应用等提高航运数字化发展水平;推动交旅融合立体发展,做好整体统筹打造水上客运航线、多维度同步发展等具体工作措施。

上海临港新片区将设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月 日举行的 2024 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临港绿创、国华投资氢能公司、上港集团能源四方签署共建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合作备忘录,各方将合作建设交易平台,为高效配置氢基绿色能源提供平台和载体。上海氢基绿色能源交易所将构建集绿氢、绿色甲醇、绿氨等绿色氢基产品及绿氢证书交易、数据服务和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交易服务平台。先期立足国内开展绿氢证书交易及绿色甲醇、绿氨、绿氢交易服务,待交易模式成熟后,通过走向世界建成国际化绿色氢基产品交易中心。另悉,上港集团与海洋网联船务(ONE)日前正式签署了《上海港长期可替代燃料供应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推动可替代船用燃料在航运业的应用和发展。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探索和发展适合 ONE船队的可替代船用燃料,以满足其在上海港靠泊的绿色船队的需求。

长江经济带首个航运仲裁联盟成立月 日,由上海仲裁委员会、武汉仲裁委员会、重庆仲裁委员会联合发起的长江经济带航运仲裁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这是长江经济带首个航运仲裁联盟,将致力搭建专业、高效的航运纠纷解决合作平台。联盟以互联、互通、互用、互认、共建大格局、共享大平台、共育人才大队伍、共推大融合为工作原则,积极推动港航、运输、船东等内河航运市场要素主体接受仲裁解决纠纷,并打造有影响力的智库,为内河航运主管机构提供咨询、意见、建议。

上半年上海港空箱调运中心吞吐 140 万 TEU 空箱今年上半年,上海港两大空箱调运中心——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洋山分中心和外高桥空箱调运中心的空箱吞吐量超过了 140 万标箱。两大空箱调运中心的作用就是尽快让海外空箱回流国内,满足国内需求,实现全球化配置。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监管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洋山分中心空箱进场共计 33.06万标箱、提箱共计 36.08 万标箱,其中 月进场 9.9 万标箱,环比增长 32%。今年 月,上海港又一空箱调运中心——外高桥空箱调运中心完成场地建设,据测算,该中心具备约 219 万标准箱的年吞吐能力。今年上半年,海关共监管外高桥空箱调运中心空箱进场共计 52.73 万标箱、提箱共计 21.38 万标箱。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一万列据国铁集团消息,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 10000 列,较去年提前 19 天破万列,累计发送货物108.3 万标箱,同比增长 11%当前中欧班列通道能力稳定增长。上半年,西(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中(经二连浩特口岸)、东(经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口岸)三条运输主通道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分别增长 13%20%和 5%同时,中欧班列积极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与沿线国家铁路部门就跨里海中欧班列运输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了稳定的运行线路、相对优惠的运价,上半年累计开行南通道中欧班列 111 列,同比增长 15倍,自 月 日起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一日一班”常态化开行。

全球海运箱量创月度新高月份全球海运集装箱量创下历史新高。根据 Xeneta 和 CTS 发布的数据,月份集装箱海运量达 15.94万 TEU,打破了 2021 年 月创下的 15.72TEU 的纪录。今年迄今全球海运量略低于 7400 万 TEU,与 2023年前 个月相比增长了 7.5%截至目前,与 2023 年同期相比,2024 年全球海运周转量增长了 17.9%。受红海改道影响最大的是远东出发的远洋航线,这是推动集装箱海运量打破纪录的驱动力。根据 CTS 数据,远东-北美航线(包括美东和美西),月份的运量同比增长 5.9%,略高于 200 万 TEU;远东-欧洲航线运量同比增长 2.9%,略高于 150 万 TEU;而亚洲区域内的运量同比增长 14.4%,达到 450 多万 TEU。同时,近几个月其他航线的运量也在增长。5月份远东-中东/印度航线运量增长了 5.3%,达到 75 万 TEU;远东-拉美航线运量增长 19.8%而远东-南非航线的运量增幅相对较小,仅为 1.2%,但其运价指数则上涨了 34.3%

新加坡港等泊时间已缩短至两天新加坡港务集团(PSA月 10 日表示,红海危机造成的新加坡港口拥堵已明显改善,最近几个星期,货船排队入港的平均时间已大幅缩短至两天或更短。不过鉴于红海危机继续发展,充满挑战的局势将持续,欧洲的港口可能也会出现拥堵情况。PSA 表示,该集团已大幅提高新加坡港口的能力,支持今年来更多活动、减轻全球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包括加强码头前沿作业能力、在大士港启用新泊位,以及重新启用吉宝码头的泊位和集装箱堆场空间。2024年,PSA 已增聘约 1500 名一线人员。因此,最近几周货船在新加坡港口的平均等待时间,已缩短至两天或更短。PSA 透露,与去年同期相比,它在 2024 年上半年的集装箱处理量增加了 7%。大士港今年内将启用多两个新泊位。未来 PSA 计划进一步扩充大士港,并继续在所有码头招聘一线员工。

月美国集装箱进口达到 229.8 万 TEUDescartes 数据显示,月美国集装箱进口量较 月环比下降 2.1%,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0.4%达到 229.8 万 TEU月美国前十港口集装箱进口总量较 月减少 59265TEU -2.9%。其中洛杉矶港增长33253TEU,查尔斯顿增长 14552TEU,纽约/新泽西港(减少 59933TEU)和 Norfolk 港(减少 28738TEU下降幅度最大。月从中国进口 89.1 万 TEU,较 2022 年 月峰值差 11.2%,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13.8%月,中国占美国集装箱进口总额的 38.8%,比 月增长 0.8%,但仍比 2022 年 月的 41.5%高点低 2.7%。对于排名前十的进口国家/地区中, 6 月美国集装箱进口量较 月减少-0.3%-5182TEU,其中来自德国(减少8845TEU)和越南(减少 3298TEU)降幅最大。

2024 全球海运货代排名发布近日,2024 年全球海运货代排名揭晓,德迅以 433.8 万 TEU 的年货量稳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外运(Sinotrans),以 430.9 万 TEU 的年货量位列第二。在全球前十强中,还有 DHLDSV、德铁信可、日本通运、LX PantosC.H. Robinson Worldwide、嘉里物流和 Ceva Logistics在 2024 全球海运货代 50 强榜单中,中国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共有 12 家中国企业上榜,比上年增加了 家。除了排名第二的中国外运和排名第九的嘉里物流外,中集世联达、环世物流、华贸物流、东方海外物流、嘉宏货运、鸿安船务、长帆国际物流、EV Cargo、欧华国际以及德威国际等中国企业也悉数上榜。